“干支”是天干地支的一個簡稱,起源于中國古代。在古代,天干地支被用作紀年法,一直沿用至今。此外,天干地支也是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易學(xué)的基礎(chǔ),包括四柱八字、中意、六爻、風水等方面的內(nèi)容。
其中,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組成六十個基本的單位,它們以固定順序相互配合,形成干支的紀年法,就是指六十甲子的內(nèi)容。
詳解天干地支
1、天干
(1)十天干可細分為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
(2)天干陰陽,分別是:甲丙戊庚壬屬于陽性,乙丁己辛癸屬于陰性
(3)天干五行可分為以下這幾種情況,分別是:甲木、乙木、丙火、丁火、戊土、己土、庚金、辛金、壬水、癸水
(4)天干代表季節(jié)和方向
春季的甲乙屬于東方木,夏季的丙丁屬于南方火;秋季的庚辛屬于西方金,冬季的壬癸屬于北方水;戊己的中央屬于四季土。
(5)天干的意思
甲具有分解的含義,意味著萬物的剖符均屬于甲。
乙具有軋延的含義,意味著萬物誕生,抽軋而出。
丙具有炳的含義,意味著萬物炳然的著見。
丁具有堅強的含義,意味著萬物丁壯。
戊具有茂盛的含義,意味著萬物茂盛。
己具有紀的含義,意味著萬物有形有紀識。
庚具有更有含義,意味著萬物收斂有果。
辛具有新的含義,意味著萬物初新皆有收獲。
壬具有任的含義,意味著陽光養(yǎng)育萬物。
癸具有揆的含義,意味著萬物皆可揆度。
2、地支
(1)十二地支,分別為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已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
(2)十二地支陰陽情況,可分為子、寅、辰、午、申、戌屬于陽支,丑、卯、已、未、酉、亥屬于陰支。
(3)十二地支的五行,分別為:寅卯木、已午火、申酉金、亥子水、丑未辰戌土;
(4)地支的相沖情況,具有以下這些:
屬于四正位之沖的是子午相沖,卯酉相沖
屬于驛馬位之沖的是寅申相沖,已亥相沖
屬于土庫位之沖的是辰戌相沖,丑未相沖
(5)地支相害
子未相害:未土旺、子水旺,被稱為勢家相害,對六親骨肉不利。
丑午相害:午旺火直接欺負丑中死金,被稱為官鬼相害。
寅已相害:各恃臨官,擅能而進導(dǎo)致的相害。
卯辰相害:卯旺木直接欺負辰中死土,屬于少欺長相害。
申亥相害:各恃臨官,嫉妒才能,屬于爭進害處。
酉戌相害:戌以死火害酉旺金,屬于嫉妒相害。所以酉人見戌人屬于兇,戌人看到酉人則沒有任何的事情。
(6)地支相刑
子卯相刑,寅刑已,已刑申,申刑寅,丑刑戌,戌刑未,未刑丑。辰午酉亥自刑,也就是伏吟,是屬于暗地里痛苦的特點。
? 八字命運精批 ?
讀過此篇文章的網(wǎng)友還讀過:
? 十二地支順口溜
? 天干五合詳解
? 六沖與地支相沖
? 天干五合
? 天干地支是何用
? 如何判定日主的強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