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字的起名屬性:
冬字的繁體字:冬(若無繁體,則顯示本字)
冬字的拼音:dōng
冬字的部首:夂冫
冬字五行屬什么:火
(五行屬火的字大全)
冬字用來取名的人多嗎:467,250人次 (每千萬人口)
冬字用來取名字好么:吉
冬字是否為姓氏:是
冬字在康熙字典多少劃:5劃 (姓名筆畫數(shù))
冬字在名字里的含義:冬指一年四季中最末的一季。農(nóng)歷自立冬至立春都稱為冬,或者以十月、十一月、十二月為冬,并分別稱為孟冬、仲冬、季冬。作人名時(shí),冬字大多表示被取名者所出生的季節(jié),或者把冬字作為象聲調(diào)使用。
冬字是什么意思:
字源:
這個(gè)“冬”字本來就是“終了”的“終”字。你看甲骨文①多么形象,就像一段絲或者一根繩索,兩頭都打上結(jié),表示兩個(gè)頂端,也就是“終結(jié)”的意思。而冬季又是一年四季中最末的一個(gè)季節(jié),所以就借用這個(gè)“冬”字來表示。那么再要表示“末了”的意思又該怎么辦呢?就另外在“冬”字之旁加上表義的“絲”,造出了一個(gè)新形聲字“終”字。到了金文②,形體有所變化,把一個(gè)“日”字包在繩索當(dāng)中,表示太陽光不太溫暖了,所以也就是冬天的意思。小篆③的形體改變較大,把金文當(dāng)中的“日”去掉了,又在其下增加了一個(gè)“仌”(冰)字;這樣改頗有意思,不見太陽而只見冰,當(dāng)然就是滴水成冰的寒冬了。④是楷書的形體,為了書寫方便,把小篆③下部的冰塊改為兩個(gè)“點(diǎn)兒”了?! ?/P>
“冬冬”連用,則與“冬天”之義毫無關(guān)系,那是后起的象聲詞,如陸游《二月二十四日作》詩:“棠梨花開社酒濃,南村北村鼓冬冬!”可是后來人們又造了一個(gè)上形(鼓)下聲(冬)的新形聲字“鼕”,表示敲鼓的聲音,但是筆畫實(shí)在太多,書寫不便,因此在簡化漢字時(shí),把“鼕鼕”廢除了,現(xiàn)在仍用“冬冬”作象聲詞。
冬 dōng
<名>
(1)(會(huì)意。表示時(shí)序終了,已進(jìn)入寒冷季節(jié)。四季中的第四季,即農(nóng)歷十月至十二月)
(2)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間的季節(jié),天文學(xué)上認(rèn)為是從12月至3月,農(nóng)歷十月到十二月 [winter]
(3)最后,終 [end]
(5)名字寄寓了事業(yè)成功的希望, 不論是取名字是男孩還是女孩的.
(6)冬月,陰歷十一月的俗稱 [the 12th month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