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
路姓的來源
一:出自姬姓,以國為氏。據(jù)《唐書.宰相世系表》云:帝摯子玄元, 堯時(shí)于中路。夏代為侯國,子孫以國為「路」氏。
二:出自姜姓。據(jù)《元和姓纂》所載,春秋時(shí)有潞子國,在今(唐代)上黨潞縣,子孫以路為氏。參看「潞」氏條。又《姓氏急就篇注》云:「路」,水名(即今山西濁漳河),因以為縣(即潞縣),居者氏焉。
三:為古代鮮卑族復(fù)姓所改。據(jù)《魏書.官氏志》云:南北朝時(shí),北魏有代北三字姓「沒路真」氏,進(jìn)入中原后改為路氏。
路姓的郡望堂號
漢置內(nèi)黃郡,現(xiàn)在河南省內(nèi)黃縣。
歷代名人
路博德——漢朝平州人。以右北平大守從西漢名將霍去病去打匈奴,吃苦耐勞,殺敵勇猛,屢立戰(zhàn)功,被朝廷封為符離侯。
路敬淳——唐朝臨清人。少有志學(xué),足不履門。居親喪,倚廬不出者三年。后舉為進(jìn)士,遷崇賢館學(xué)士。奉詔編輯慶郵儀典,又著《姓略》、《衣冠系錄)等書。唐初姓譜學(xué),唯敬淳名家,后有撰次者皆本之路氏。
路友于——名汝悌,字友于。山東諸城人。赴日本留學(xué),入東京早稻田大學(xué)。后因病歸國,嗣任北京《益世報(bào)》編輯。民國12年加入中國國民黨。后被張作霖逮捕遇,年32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