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
一、房姓的來源
"房"姓誕生于距今約4300-4700年前,是帝堯(陶唐氏)的后代,帝堯?yàn)橹腥A人文開基之祖(中華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從堯帝時(shí)期開始),也是中華房氏血緣始祖。
二、房姓的郡望堂號
【堂號】 "清河堂": 房姓的郡望堂號,為中華房姓總堂號。中華房姓望起于清河, 故用此堂號。
【郡望】 房氏望出清河、濟(jì)南、河南。
1、清河郡:漢高帝五年(公元前202年)置郡。相當(dāng)于今河北省清河至山東省臨清一帶地區(qū)。
2、濟(jì)南郡:漢代有齊郡之地設(shè)置濟(jì)南郡,治所在東平陵。相當(dāng)于今山東省臨淄一帶。因玄齡公故里在此而成郡望。
3、河南郡:漢高帝二年(公元前205年)將秦朝三川郡改為河南郡 。相當(dāng)于今河南省洛陽市一帶。因房乾的后代及房融/房琯公故里在此而成郡望。
三、姓房的歷史名人
房玄齡(579年—648年):唐司空,初唐名相, 名喬,字玄齡(也叫元齡), 齊州臨淄(今山東淄博東北)人。幼警敏,博綜典籍,工書善文, 書兼草隸。隋末年十八舉進(jìn)士,授羽騎尉。隋末大亂,玄齡于渭北投歸李世民,任秦王府記室,屢從秦王出征,網(wǎng)羅人才,參謀劃策玄武門之變,協(xié)助李世民削平群雄奪取帝位。與杜如晦、長孫無忌、尉遲敬德、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。李世民稱贊他有“籌謀帷幄,定社稷之功”, 封為梁國公。授任中書令、尚書左仆射、司空等職,總領(lǐng)百司,掌政務(wù)達(dá)20年。參與制定典章制度,主持律令、格敕的修訂,監(jiān)修國史,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;調(diào)整政府機(jī)構(gòu),省并中央官員;善于用人,不求備取人,也不問貴賤,隨材授任;恪守職責(zé),不自居功。后世以他和杜如晦為良相的典范,合稱“房、杜”。房玄齡一支于唐開國以后"五代三宰相",備極榮耀. 主編二十四史之<晉書>。